分享到: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服装访谈

对话吴罗工艺传承人李海龙:研究传承罗是我一生追求的课题

采访嘉宾:李海龙  记者:田晖  发布时间:2017-5-17 21:27:11

访谈前言

2017年5月17日,上海明讯定制俱乐部主办的五月份主题活动——“绫罗绸缎之纱罗的前世今生”在上海如期举行!华衣网作为特邀媒体亲临现场,并与吴罗工艺传承人李海龙老师进行了深度对话,重点了解了吴罗在中国市场的“前世今生”,以及一个执着深爱吴罗的手艺人,为传承与发扬吴罗,做出的了不起的贡献。

右:吴罗手艺传承人李海龙老师

  华衣网记者:近年来,国家也在大力推广“匠心”一词,而作为一个传统手艺人,您如何理解匠心、匠人?

  李老师:我国从改革开发至今几十年的时间里,社会经济都得到了飞速蓬勃的发展,现在我们国家和人民也开始重视我们的文化,因为文化是根,只有将文化与科技结合起来,才能更具生命力的发展。挖掘老祖宗的好的技艺,把他们传承发扬光大,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而匠人、匠心,就可以统一到我们祖先的传统文化上。在我看来,我们传承发扬祖宗的好的技艺,并用科技的手段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、研究开发新产品,使传统的技艺更适应市场、适应人们的生活,脚踏实地的把产品做好,就是匠心的体现,就是合格的匠人。

  华衣网记者:概括来看,纱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?

  李老师:纱罗的历史起源很长,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,最早的时候,纱罗也不是做衣服的,而是做网捕鸟抓鱼,当时用的原料也不是蚕丝,而是植物的枝叶。五千年前,古人开始懂得用桑蚕蚕茧抽丝织衣服。普通劳动人民的衣服以麻为主,而上层建筑则是使用丝绸,由于纱罗技术织造的丝绸比较昂贵,它也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。而随着社会、科技的发展,各种各样的面料开始涌现,除了棉、麻、真丝外,还有化纤、羊毛等面料,而工艺复杂、无法批量生产的罗,则已经濒临失传。

  华衣网记者:中式服装文化的重新兴起,是否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纱罗、传承纱罗技艺?

  李老师:随着国民生活水平、文化素养、环保意识、社会文明的提高,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。在衣食住行中,衣是首位,因为穿衣是一种文明的象征,穿的好看、穿的健康,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。当大家都开始认识到化纤对身体、对环境的危害后,就会想着改变提升。怎样提高生活质量?那就是寻找古老的技艺,寻找好的产品!

  我作为织造人,要找的是好的丝、线,而服装品牌人则是找好的面料、用好的技艺和原材料,来适应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。现在已经有好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寻找、学习古代技艺,很多学者、专家致力于恢复传统技艺,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改善,一种返璞归真。在我看来,现在纱罗以及中式服装的发展趋势和形式都非常好。

  华衣网记者:纱罗织造工艺极其复杂,生产一匹纱罗的时间非常长,而采用现代的科技的手段缩减纱罗织造时间,又可能降低纱罗的手工积淀的优势,您如何平衡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?

  李老师:在纺织行业中,纱罗虽然起源最早,却是织造难度最高的!其他面料都是平行的经纬编制,而罗是绞经技术,没有器材能够替代。封建王朝破亡后,工业革命冲击下,由于纱罗不能实现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,且劳动力度大、经济效率低、成本高,已经几乎退出市场,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,现存的织造技术人员、生产场所都可以说是寥寥无几。我出于对罗的热爱,一直致力于研究传承罗的织造技艺,几十年来,也收过十几个徒弟,但大多中途就放弃了,因为纱罗学习非常辛苦,但收益却不如一个普通的打工的人,到现在还跟着我的传承人,只有两个。

  而怎样让纱罗技艺原汁原味保留的同时,又能适应市场规律、经济规律、生活规律,就要考虑怎么实现创新,怎样才能够用机械的、现代化的手段替代纯手工的生产?

  我一心把这个当作我一生追求的课题,凭着一股猛劲去研究,把开的丝织企业赚的钱都投在了罗的研发上。

  我开始是用祖传的木织机器,机器本身就达到六米长、三米高,占地非常大,而且可能一个步骤就要两个人操作。我想这样不行,就考虑着去改良。罗的组织结构不能变,那就只能在机件上下心思。第一步,我实现了机器提花的手工操作,第二步是绞经,怎样用电机操作?我最近七八年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。我在这条路上研究了二十多年,现在已经解决了一部分纱罗制作的技术,跳出了纯手工、多人操作的圈子,跳入了半手工织造阶段。罗有几十种组织结构,现在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简单结构的罗已经可以放在机器上制作,而一些高难度的织造结构,还只能在传统机器上进行。而经过改良后,罗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高,现在已经能够实现供应局部地区的客户。

  未来,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怎样更自动化、电动化的生产纱罗。这或许就要交给后人去继续研究了!

标签吴罗 纱罗 非遗 李海龙
编辑:晖晖
李海龙
吴罗工艺传承人

TA的简介INTRODUCTION

  李海龙,吴罗工艺传承人,苏州光福的民间织匠,一直致力于吴罗技艺的传承与发扬,2012年曾参与修复故宫古迹——漆纱窗,其掌握的吴罗织造工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2013年6月,吴罗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推荐访谈RECOMMENDED

栏目合作COOPERATE

为正奋战在服装行业的有志人士带去一份指引与动力!
扫码加微信
QQ:634363622
投稿邮箱:634363622@qq.com

发表评论

尚未发表评论,您赶快来抢沙发吧~~
我要评论 >>

推荐采访

  • 访谈|赢智尚亮相2020时尚深圳展,开启智能定制女装新模式

    陈灵梅

    赢智尚创始人

    2020年7月4日-6日,第二十届中国(深圳)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(简称“时尚深圳展”)在深...[详细]

  • 访谈 | 时尚大业永不停步 大浪时尚小镇赋能时尚产业

    曹宇昕

   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党委副书记、建设管理中心主任

    2020年7月4日,第二十届中国(深圳)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(简称“时尚深圳展”)在深圳会...[详细]

  • 2020时尚深圳展专访胡鸿切:立足时尚之都深圳 打造“南派丝绸”理念

    胡鸿切

    同益新总经理

    2020年7月4日-6日,第二十届中国(深圳)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(简称“时尚深圳展”)在深...[详细]

  • 2020时尚深圳展专访段求明:布局智慧物流园 打通线上线下新动能

    段求明

    石城县政府副县长

    2020年7月4日,第二十届中国(深圳)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(简称“时尚深圳展”)在深圳会...[详细]

  • 专访罗林生:融合瑞金红色文化 打造轻纺、无纺双集聚市场

    罗林生

    瑞金政府党组成员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

    2020年7月4日,第二十届中国(深圳)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(简称“时尚深圳展”)在深圳会...[详细]